作文的价值判断
肖竞***
台湾的作文教学给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点是不拘文类,另一就是评分标准上的“不做价值判断”。两地的作文教育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差异,但这两点跟大陆的作文教学完全是南辕北辙,尤其后者,简直是“大逆不道”。
为什么不做价值判断呢,这点没来得及问谢老师,但是我猜想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提倡真实。作文来自于学生的个人体验,如果一个学生就是生长坏境恶劣对世界失去希望,他把这种体验真实的写出来没什么不对,至少他还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展露出来,至于他要死要活老师可以课下单独开导帮助之。
学生不用畏惧得不到高分而故意写的生活充满阳光,老师也能借此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知道谁是真的乐观谁是真的苦闷。苦闷和抑郁是青春期两种常见的特征,如果老师想知道谁的青春期过的比较不好除了面对面的聊天那恐怕就只有作文了。
二是其实一篇文章的好坏与内容是否积极健康向上是没有直接对等关系的,不是说好文章内容一定乐观而悲观的就一定是坏的,实际情况也许恰好相反,打动我们的往往是那些洋溢着感伤情绪的“小资产阶级”作品。卡夫卡的**是绝对悲观的,他永远写在现实的桎梏下不停挣扎而注定失败的渺小个人,在他的世界里个人是不可能得到解脱的,不过也因为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把握,使他成为了世界级的文学大师。多的例子不举了,中心、结构、观点都可以是决定一篇文章好不好的因素,我们可以说这篇作文的结构很清晰所以是好文章,但我们能说这篇作文弘扬了伟大的乐观精神所以是好文章吗?
那学作文干嘛,多学点好词就行了呗。所以,作文的积极和作文的好并没有形成绝对的正比关系,不把价值判断作为评判标准是可以理解的。
而大陆又为什么要做判断呢,我也猜想了一下。很奇怪的事情,当现在的教师们或未来的教师们离开了他们所在的教学环境,回到家里或是到大学内进修的时候,都能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并对当下的语文教育提出这样那样的改进措施,都同意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并积极地实践之,然而当他们回到中学的时候,没多久思维就退化了至少十年或更久,环境同化的力量是如此巨大,当下的中小学教育和中小学教师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割裂的。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谁定的,都是最好的或曾经最好的老师们的共同意志。
内容积极向上这一说法从什么时候来的,少说也有六十年了吧。难道还没看够言不由衷空泛的文章么,我们总说学生的作文不细致不具体,写他们不认同的事情他们能细致能具体么,只能编造观点编造词汇,什么时候我们允许学生真正写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作文才会有整体提高的可能。
学术随笔8 沈纳新教育学部4 2 现为文学院07级本科生 学号 谈作文中的真情实感 所谓 言为心声 ,作文最根本的是要表达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情感,但是很多时候,这一最根本的原则被蒙蔽了,在我念中学的时候,每次参加作文比赛,我都会绞尽脑汁地在作文的形式上下一番功夫,我深知参加作文比赛不能走...
放飞梦想 樊浩瑞今天,我们又上了随笔化作文课。又玩了一个充满童真的游戏,大家猜一猜这个叫什么呢?对,没错,就是折纸飞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在语文课折纸飞机。 刚上课,我的语文老师就把一大袋纸扔在了讲台上,我刚开始以为我们有犯了什么错呢,后来才知道要玩一个游戏。 老师笑眯眯的对我们说 今天我们来折纸飞机...
教学之所以成立,需要一些基本条件 一是学习的需求,即以学生的立场,他充分认识到课程的学习对于自己的成长与未来社会的应用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这便是学生本人乐于参与到这个课程学习之中的动力源泉。 二是具有课程的规划与具体内容,即教什么和怎么教,要有具体设计,而且要明确这个设计和内容的预定,有必要性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