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 作文反馈 > 2019年安徽中考作文阅卷反馈

2019年安徽中考作文阅卷反馈

编辑:阿文时间:2020-12-15 05:24:19

2016年安徽中考作文,命题方式相对稳定,依然采用了半命题的形式,并且给定了四个备选词语,表现出“自然、简约、平实、质朴、明确”(市教育局陈明杰主任语)等鲜明特征,符合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班学生,即初中生的年龄特征、生活范围和认知水平。但尽管如此,我们在阅卷的过程中,依然发现学在考场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试题分析

首先,对命题思路的认知:

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分值为150分中的55分,同时还兼及卷面的5分,共60分,实际占了语文学科五分之二的分量。因而,作文的甄别功能也非常强大,综合考量学生在识记a(不写错别字)、分析综合c(审题、选材)、表达应用d(立意、文体、内容、感情、结构、表达、语言、标点、格式等)、欣赏评价e(独特感受、真切体验)等能力层级方面的要求。

一点遗憾:2016年安徽省初中毕业《考试纲要》,对写作提出的18条内容和要求中,竟然没有一条是关于“理解b”(指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这个能力层级的。这不免让人有点纳闷,因为写作,从读题和审题开始,直到整个成文过程,尤其是审题这个环节,是特别需要学生具备较为深刻和宽泛的“理解b”能力的。

这一点,希望下一年省教科院在《考纲》编写时,在写作要求这一块,应醒目地添加进去,以引起教师对学生进行此项能力的针对性训练。

其次,对命题形式的解析

2016年安徽中考作文,依旧采用半命题的作文形式。而半命题又大致可以有三种类型:一是完全不给限定性词语,如2010年:

不会变的是——(当然,那年作文题目之前,有一段写作提示材料);二是“受限加开放”,即先给定几个词语,如2012年:——在其中,“趣、美、情义、做人”,但在这几个词之外,还可以自主选择添加别的词语;三是如今年,同时也是和2015、2013、2008那三年一样,采取的依然是“给定词语,完全受限”的半命题形式:你是我最——的人,横线上要求从给定的“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即学生自己不能再随意添加命题者给定的这四个词以外的词语。

第三,平均得分在44分(得分率为73%)以上,低于全市语文平均分115.53(得分率为77.02%)。

阅卷反馈

(一)、学生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良莠不齐,一般会呈现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关于审题。

1)自作主张,另起炉灶。依然有少数学生,不从给定的四个词语中选择,而是另起炉灶,添加了自己想到的一些词语,如重要、敬重、敬佩、心疼、想念等,和给定的四个词语意义比较接近的一些词语,这部分学生并不多,大约不到千分之十(本人共批阅1358篇作文,含零分试卷);也有极个别的学生,完全不顾题目要求(今年给定的四个词语“贴心”“感激”“牵挂”“欣赏”都是积极正向的;不像2013年,四个词分几类:积极正向的“温暖”,以及中性的“自由”、“孤单”,消极反向的“烦心”),写出一个根本不能和给定词语有任何关联的词语,如憎恨、厌烦等。

当然,大多数学生,都能从给定的词语中,选择自己最有话说的一个,其中选“感激”者最多、“牵挂”次之,“欣赏”、“贴心”靠后。

1)没有写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写众所周知的公众人物。有写成动物的,如猫狗等宠物;或自然物,太阳、大树、花草等;或书籍爱好等;甚至哲理,如困难、挫折、执着等。

写人的学生,大多数集中表达对亲人、老师、同学友人的相关情感;也有少数,选择一些偶遇的陌生人如乞丐啊,旅伴等;或者一些公职人员,如警察、公交车司机等。这一部分,是主体,也是最能切合题意的人群。

值得一说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复述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名人政治家或者当下的一些明星艺人等人尽皆知的逸闻趣事或精神品质。

1)不能突出“最”字的含义。平行并列写了几个人。或者虽是一个人,也言不及义。

多数学生,都是选择了一个人,写几件事,突出所选定词语的内涵,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凸显出“最”字的限定要求,尤其是写亲情里的祖孙情这一拨学生,高频选定了“感激”或“牵挂”这两个词。

1)不能恰切紧扣叙述主体的第二人称角度。有的通篇第三人称,有的结尾才终于知道转换了一下,有的三种人称混乱不堪;有的你我颠倒。

多数学生,能分清人称,熟练掌握,主客体自如转换,特别体现了第二人称的面对面、零距离亲切交流或者时空相隔的热切倾诉等抒情性特点。较好地体现了命题者的出题意图。

第二、关于立意与选材。

1)肤浅与深刻共呈,平淡与新颖同在:

感激与欣赏这两个角度,相对能写出,成长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深切体验”这个写作要求。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与颂扬,对美好温馨的人际关系的渴求。牵挂与贴心,相对来说,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刻,毕竟生活阅历尚浅,理解感受能力都还稚嫩。

多数学生能切合选定内容,“搜集、选择合适的写作材料”,表达感激亲情的奉献陪伴关爱帮助,感激老师的引导关爱与提升,感激同学朋友的激励与鞭策等;或者欣赏相关人士的某种精神品质等。选材也多为生活的真实再现,也很常见;少数同学会有一些新意。另辟蹊径,关注特殊人群,不走寻常路。

1)部分概念或有交叉。比如,因为感激而生发欣赏之情的或者反过来;再如因感激而牵挂的,因贴心而感激的,等等。

2)少数偷换或转移概念。例如,写着牵挂,可能转成想念或思念,尤其是对已故的亲人;写着贴心,有可能变成感激等。

第三,关于结构和表达。

结构意识,最能看出学生思维的清晰与宽泛。大多数同学,都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呼应;主体部分,再平行并列几件事,并采用中心句的形式,强化中心意识。也有采用小标题的形式,省去过渡的麻烦。

也有采用时间线索,明晰思路。这些都是很不错的结构安排。

少数同学结构混乱,平行并列的几点之间有很明显的认识上的先后之分,尽管段落是没有问题的,但层次就出现逻辑问题了。

表达这一块,整体上来看,有一些学生切合人称,恰当地选择了书信体,也是很好的突破。详略得当,欲扬先抑,对比烘托,景物渲染,倒叙插叙,各种修辞手法,一些同学也能灵活运用。

第四,关于内容和情感。

作为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测试的考场作文,大多数孩子都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并对应选出相应的材料来支撑这份情感,内容也充实。但,一部分学生,由于选择了历史名人,就决定了炒剩饭背资料的性质,因而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比如有人讲述了李白苏轼白居易一类的人物故事,就会在得分上相对吃亏。

第五,关于文体、语言、格式、标点及书写等细节问题。

本年度作文题目,虽然没有对文体作出任何限定,但结合《考纲》来看——第三部分第8条:“写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今年这个题目本身—:

你是我最——的人,也对考生有较为明确的引导,应写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大多数学生也选择了记叙文,写出了符合要求的好文章。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所谓的几人几事的所谓文化散文,多为生搬硬套的宿构,读来有杂凑之嫌,阅卷老师也不会给你打高分。

个别学生选择了简单议**,甚至是诗歌,但几乎没有精彩篇章。

关于格式和标点,有些学生有不清晰不规范等表现。段落开头不知空两格,依然老三段;标点不丰富甚至不清晰,一逗到底,形式不规范。

特别强调书写问题,字迹未必一定要美观,但必须清晰。如果又清晰又美观,潜在的等级也会相应提高,这点无需多言,但必须强调!

教学建议

鉴于阅卷过程中,捕捉到的相关信息,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对于今后的作文教学,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书写。字迹和卷面关乎学生的态度和习惯,同时决定了阅卷老师的阅读速度和审美心理。因此,就不是简单的显性上只关涉五分卷面分值的问题,而是会严重影响到潜在的作文内容和表达的等级认定问题。

此时,外在的“形式”是远远高过实际的“内容”的!这一点,是我们今后教学,从起始年级就必须要重视的一个根本问题,源头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早知理论。《考纲》里提出的作文要求,平常教学就要渗透,从初一起,就要慢慢贯彻:这样才能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3、增强实践。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

”在阅读中打开全部的感官去悦纳,然后在悦纳后去练习倾吐,吸收与倾吐便能一气呵成实现。从丰富的生活中汲取养料,从广泛的阅读中吸取写作的经验,尤其是课本中经典大家的好文章。我们在考试前,反复引导学生关注写亲情的:

胡适的《我的母亲》,《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写师生情的:鲁迅的《藤野先生》,魏巍的《我的老师》;写友情的《羚羊木雕》等。重点事件和相关细节描写,让学生朗朗上口,耳熟能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学生从写作中获得快乐,编写学年文集。注意培养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4、专项训练。初三后期,应做些针对性训练,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内容、表达、语言等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升格训练,加强有效指导。历年中考作文,教师应分成类别,引导学生做针对性练习。

可以从命题形式(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等)角度,可以从写作视角(人称,人物数量、关系等)来看,也可以从写作范围(成长、感悟等)考虑。尤其要让学生学会列简明写作提纲,包括立意、开头、主体、结尾等的总体构想,特别是要能够在写作前,归纳概括出文章主体部分,自己要写的几件事的事件名称,并注明详略和所要使用的表达技巧。这样,学生的实际写作就是按图索骥,而不是信马由缰。

5、研究《考纲》。到了初三,一模后二模前,《考纲》甫一发到学生手,教师就得带领引导学生,逐条研究学习落实考纲对写作提出的18条要求。以及对给定的例证性题目,做系统分类、专项训练指导。

6、研究作文评分标准。有的放矢,对准目标。因为“取法乎上而近乎中”,更因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学生必须心中有数、笔下才可信手拈来,皆是有效信息;而不能下笔千言、废话连篇,洋洋洒洒、离题万里,没有质量。

7、有效的课堂作文指导。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教师,要爱上写作,经常和学生同甘共苦,写出作文,并参与学生评价。

教师的有效指导再加上同伴间的相互提升,教学相长,在快乐的氛围里,让学生真正爱上写作,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提升人文素养。

2019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

范文一 说说我自己 孤独使我成熟 孤独使我面对天地 孤独使我面对心灵 孤独使我面对生命。 题记 孤独的我用浪漫装饰着我的世界 用清雅熏陶着我的心灵 用信念支撑我的生命。我在我的世界里吟我的诗词 我在精致的日记里抒发着我的情怀,我在柔柔的月光下放飞无边的遐想,我在幽静的石径上捕捉浪漫 我在濛濛的细细雨...

2019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

到底初中生与高中生在写作方面有多大的差距呢?再读两篇08年中考满分作文,你会有什么想法? 原题回放 请以 我在中得到快乐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 1 先从 阅读 倾听 活动 做实验 帮助别人 几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 可以写你的经历 感悟 认识。 3 请...

2019年安徽省中考作文

上礼拜尝试让初一的孩子试写今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 在其中 ,选择两篇别具一格的篇什,若是中考阅卷不一定能得高分,但闲暇读来确也趣味良多,是否好文自己鉴别! 缘分在其中 林奕良 小学毕业的那一天 你的身影即将消失在校门口 我隐藏在心里的那句 我喜欢你 却一直没有说出口。你的身影消逝的那一刻,生活失去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