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8月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报告

编辑:阿文时间:2020-06-20 19:19:07
XX年8月关注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报告,已成为全国性的公共问题,对当地的养老服务行业进行了相关的调研,这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亿,进一步超过了老年型的标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附加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据调查,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亿人,人口老龄化问题正逐步逼近,已成为全国性的公共问题。在假期,我回到家乡新疆乌鲁木齐市,对当地的养老服务行业进行了相关的调研,认识到了家乡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及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增进了我对家乡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的认识及家乡的老人们现今的生活水平及发展趋势。

在我看来,人口老龄化问题似乎离我们很远。这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现状。直到最近才看到一份报告:按照国际标准,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才发现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到了我们这边。而在20xx年底,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65岁以上的老人968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进一步超过了老年型的标准,呈现了老人基数大,地区不平衡,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老”的特点。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和全国一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市60岁以上老人有20多万人,而且正以年均%的速度增长。有数据显示,约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意愿,而实际入住率仅为%。

可见,为保证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道路迫在眉睫。

在为期三十天的假期中,我先后来到了乌鲁木齐市的几所老年公寓,新疆乌鲁木齐市老年病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及市和水磨沟区的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向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与老人进行访谈,进行资料整理等方式对家乡养老服务业现状及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的家乡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中段北麓,准葛尔盆地南缘,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西部的枢纽,气候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现辖7区1县,有汉、维吾尔、哈萨克、回族、蒙古族等49个民族。总人口一万,是一个远离大陆其他城市的大城市。

它的发展与其他大城市不同,受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人口、宗教等因素的制约。与大陆其他同规模的大城市相比,我的家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家乡正在发展和变化。

新一代的人口开始老龄化。其独立消费的能力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再固守“能吃饱穿暖就行”的消费观念。他们愿意为自己的健康和娱乐付出更多。

老年市场对服务的需求也将继续增加。可以说,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此次回乡调查,通过走访及查阅相关资料,我发现家乡的老龄产业服务与开发远远落后于市场的要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以养老院的发现现状来说,就有以下几方面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1: 养老服务机构单一,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在一个20多万人口老龄化的城市里,只有19家养老院利弊参半。民政局公布的对全市养老机构进行的年检结果显示,其中只有16家机构被认定为养老“正规军”。公办企业两家,公办民营机构四家,其余为民办机构。

按照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院的愿望计算,这些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入住的需求,有大量的老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先现今都找不到合适的住所,这样的现象数见不鲜。

二:老年公寓分布不合理,民办机构举步维艰。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我所在的新疆民政厅高级公寓。我看到了全院近一百多张床位几乎全部都有人住。在这里,我从一位姓张的老人那里得知:

张爷爷已经73岁高龄了,前几年张爷爷的老伴离开了人世,而家里也什么人也没有。所以,我住在养老院。可是,在住之前,光是等床位,就足足等了三个月。

后来,我问医院负责人有关情况。 童主任告诉我,医院的136张床位已满。而在20xx年来报道的老人已经超过了200多人。许多老人仍在等待搬进不同的地方。

与此相比的位于市郊安宁渠的一所民营老年公寓,在那里的50多个床位只住了8个老人。经过一些资料的显示,由于历史原因,乌鲁木齐市老年公寓分布不合理,老城区养老设施需求量大,而养老公寓少。边远城区需求量小,新建老年公寓数量多。

由于一些私人公寓建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社会意识差,交通不便,影响了老年人的入住。而在市里,民办养老机构并不能在房屋建设、用地、征税以及天然气、煤气、暖气费等相关费用上有太多的优惠政策。其次,在和一些老人及家属的交谈过程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认为“公办养老院比较正规,收费合理,入住放心。

”对民办公寓还有戒备的心理,所以,他们宁愿在家等公办公寓的床位也不愿意入住民办的养老机构。另外,一些私人公寓的收费不合理,这影响了老年人的热情。由于民办老年公寓入住条件低,投资大,大多负载累累,经营举步维艰。

3: 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少,护理条件堪忧。

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同时,这样的养老院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位于我家所在区域的爱心老年偏瘫护理中心。它主要以生活困难、无人照顾的偏瘫老人为服务对象,整个公寓都是为老人的生活起居而精心建造,有专门的轮椅通道,由于一些原因,我没有身临其境去感知,通过**的相关报道,可以感受到这样的一所兼有医疗服务的机构受到了公众的青睐。

在与乌鲁木齐市老年医院**阿姨的聊天中,我看到了另一方面的意些信息。就医难、看病贵是现在公众多普遍反映的问题。因此,一些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将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大负担。

在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中,现在,许多大医院不再使用尿布,而是使用一次性尿布。这样,看病的费用无疑增加了。因此,在我小姨所在的医院,许多病人家属都表示,对于医院这样的举措,他们不能接受,特别是一些医院里的常驻户更是有苦难言,唯有联系一些具有医疗条件的养老院。

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全市有医疗条件的养老院数量常年偏少偏满。这样的状况,医院里同样有难言之隐。

护工的常年缺失,加剧了护理的难度。而作为公共事业及健康事业的人力资本保障,国内现今的护理人员培养还处在摸索的阶段,其次,受到环境的影响,人们对于护理人员这个职位在思想认识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偏差。由于学历低、工资低、劳动量大,许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

专业护理人员的严重缺乏也阻碍了养老院医疗体系的建设。就我看来。除人力资本外,设施、地理环境、资本等因素也是其发展的重要条件。

毕竟,具有福利性质的医疗机构不是如此容易就能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