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宁波、绍兴抽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编辑:阿文时间:2020-06-20 18:19:07
对宁波、绍兴抽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促进了学校评价体制的变革和校园文化的重建,为全面了解我省一年多来综合实践课的情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两门传统学科,的学校每周能安排一定课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研究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它着眼 ...、

2017年浙江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查报告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实验综合实践研究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追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关注着教师的教育自主和教育实践的创造与发展,促进了学校评价体制的变革和校园文化的重建。该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对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为全面了解我省一年多来综合实践课的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2017年,重点研究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班级实施、基地建设和评价方法。调研工作由两支队伍分头进行,其中“面”上的情况由各地的市、区(县)教研员负责;“点”上情况则是通过对30所样本学校和其他非样本学校的调研获得。

一、情况概述

(1) 学校和教师已经基本认可和接受了课程理念和价值观。

目前,全省约94%的学校已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两门传统学科,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探索课程管理;大多数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其中约29%的学校配备了研究性学习活动专职老师,60%的学校每周能安排一定课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95%以上的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活动能使教师开阔视野、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在开设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学校,学生一般完成1-2门课程,教育教学效益开始显现。

(2) 地区和学校在管理力度和执行水平上存在差异。

宁波地区由于建立了“宁波市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管理系统”,市、区教研部门和各学校可以借此系统了解辖区所有高中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强化了督导作用。嘉兴地区每所学校都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每所学校都有1-2名专职或兼职教师,课时安排正常。各校都能根据本校实际,设计了一整套研究性学习的**、量规等。

衢州地区学校整体实施情况比较正常,教学时间有保障,教师责任明确,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样本学校总体实施步骤较大。特别是桐乡高级中学、镇海中学、台州中学、义乌中学等通过课题研究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甚平衡,某地区50所高中学校,除样本学校和几所知名学校外,其他学校难以保证每周一课时,许多学校连机动课时都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因受师资落实、课时安排、活动基地等硬条件的制约,以及思想认识、管理经验、过程评价等软因素的影响,导致实施过程特别艰难,亟需破题解难。

2、 当前进展和成效

(1) 课程管理体系的基本建立

全省89%的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校长主持的综合实践领导小组。一些学校还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负责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考核评价。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管理一般分为两条线:教学副校长负责研究性学习活动;道德教育副总裁负责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同时还设立两个并列机构:

一个是研究性学习教研组,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学科教学体系,另一个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导小组,指定德育处、团委负责组织与指导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2)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已初具规模

由于学校德育部门和团委负责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的传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在管理上遵循这一制度。因此,德育部和团委的相关教师是教师队伍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专、兼职教师和指导教师组成,其中专职教师主要职责是承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工作(包括课程评价、学分认定,以及指导、督促、检查课题指导教师的工作),同时进行教学方案设计、指导学生课题研究等教学工作。

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项目。目前,我省有专职教师300余人,指导教师8000余人,合计占教师总数的14%。

(3) 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管理模式逐步形成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省许多学校在以下三个方面基本形成了共同模式。

1.课型模式:

导言:学习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以及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主题选择课程-了解几种常见的主题类型和研究方法。

开课交流,演示每组主题的内容和方法。

期中交流课程-汇报研究进展,听取修改意见。

总结课-指导总结报告的撰写。

活动示范课-学习项目报告的陈述和经验的过程。

2.教学环节:

教师的项目指导一般会经历三个共同点。

一是如何帮助学生起步。理论课是导论的基础。只有明确了解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意义、目的和方法,学习有关的采访、实验、观察和制作等技术,才能较好地实施课题方案。

第二,如何引导学生选择话题。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各学科的教师在每一个课堂上提供主提供学生参考或选择,但容易导致主题陈旧或保守,学生被动。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学生最好选择自己的话题。

因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学科是学生最熟悉的领域,是知识和能力的最新发展领域。例如,参与调查和讨论的宁波北仑区柴桥中学高一学生的九个主题中有七个涉及他们的生活。有学校食堂的浪费现象;手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单亲家庭子女的生活状况;家庭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第三,如何组织学生的总结。总结报告会不仅是学生提高能力得训练平台,也是相互学习、交流成果的最终形式。教师的课题指导工作在这个阶段将是收官之举。

3.过程记录:

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体验,通过过程记录引导学生注意活动的过程性和真实性。目前大约50%的学校设计了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册,有些学校如宁波四中(样本学校)还制订了综合实践活动册,把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活动三科目统一进行过程管理。

(4) 社区服务管理和社会实践开始制度化

社会实践在制度建设、资源开发和评价方法上趋于系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