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什么
还没放假的时候,就有同学问我:“胡双,你们暑假社会实践做什么?”我会告诉他:
“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小学教育这方面的,在我家乡做。”很多时候,别人只关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我很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我的家乡位于河南省潢川县一个普通的村子。家乡所在的镇——双柳树镇(又简称双柳)——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不多,但一个典型的特点是,整个信阳地区是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军的主力。
表现在我们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约95%以上的青壮年都会到江浙一带打工,他们仅在春忙秋种、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家看看。外出务工的大潮使得双柳人渐渐富裕起来,条件变得好了,但是家乡在很多方面的情况却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坏了,比如环境,比如村小学的教育问题。
我们村的小学叫做彭畈小学。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有学生400人左右。每年秋季的开学典礼上,窄小的操场上总是挤满了活泼可爱的孩子。
那时,学校有不少年轻、富有激情与活力的老师,他们给我们讲过《三国演义》,办公室有过钢琴声;那个时候,村小的毕业生和镇上中心小学的小学毕业生基本上没有差距。而现在,彭畈小学xx-xx学年在校学生人数不到80人,只开班到三年级,今年秋季开学以后可能连三年级也开不下去了。学校有八个老教师,我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教,现在还是他们留在彭畈小学,年底之前还有两个要退休了;学校校舍十多年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曾经狭窄的操场,现在反而种上了树,树下杂草丛生;无情的蜘蛛网默默查封着这所历经沧桑的小学。
无独有偶,彭畈小学的变迁在双柳并非个案,其他村的情况与之相似,也是也不容乐观。总之,整个双柳的基础教育现状令人痛心疾首!
家乡教育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版本(二)
xx-xx学年第二学期暑假实践报告——淄博市调研及对家乡的了解
在淄博市农行,团市委,公交公司等企业的支持下,通过淄博晚报社提供的平台,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调研淄博”活动第一日的旅程。这次的调研活动给我市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和更便利的条件,让我们能够有机会深入企业乡村,了解民情,汲取民智,集中民意,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更好的与社会接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参与这一次的活动,认识许许多多个性迥异的朋友,在相互的讨论和了解之中,仅仅一天,我们就结成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也通过比较和学习,认识到了很多自己的不足。
7月25号,换上晚报社统一发放的服装,我们首先去参加了活动启动仪式,在听取了领导们的报告之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了这次活动的宗旨和意义,也带着更明确的目标和更认真负责的态度去了桓台县农行支行,进行调研的第一站。
下车之后,我们受到了桓台县农行领导的亲切引导,这让一直有些忐忑拘束的我终于放松了下来。我们首先参观农行的大厅,贵宾室,荣誉室等部分开放性空间,对农行蓬勃的发展和深厚的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我们与农行的领导代表展开了面对面的讨论和深入的了解。
其中,农行优秀的服务,创新的金融产品和响应党的惠农政策的号召所做出的众多努力给我深刻的印象,化解了我对银行这种特殊企业的疏离感和抗拒感,也在某一方面展示了国有企业在服务方向上做出的转型和在营造亲和的企业形象上作出的努力。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桓台农业银行在惠及农业方面做了艰苦而细致的工作。为了方便农民汇款和借贷,农行在乡村设点,由农行职员亲力亲为向村民们宣传讲解,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将政策负责任的贯彻到底,我想,由这种付出的精神所收获的感动和荣誉感也是农行员工心照不宣的企业文化吧。
最后,我发现,农行在细节上的用心和经营提升了农行的竞争力,创新产品十分人性化,安保工作也令人踏实放心,例如网银k宝,转账快,携带方便,安全保护密度高。
虽然我所学的专业知识与银行的经营无关,但我仍然感到自己收获颇丰,对以前不知道的领域也有所了解。同时,我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家乡的善良,对我们大学生的宽容和关怀。我非常感谢这些。因此,我期待着下一步的研究实践,给我更多了解淄博、了解社会、了解家乡的机会。
7月3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山东省淄博供电公司进行调研,从淄博供电公司积极开展的以“善小”为精神核心的志愿行动中,我们参加调研的大学生们充分了解了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更加明晰了企业和个人志愿活动的意义,萌生了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社会多出一份力的愿望。
在了解了供电公司工人巡线的辛苦和工人们在实践中大大小小的创新和发明后,我们去会议室了解了公司作为企业是如何以“善小”为口号进行社会志愿服务的。在xx年左右,公司开展了“善小”志愿活动,号召公司员工自愿为供电家庭提供上门维修服务,帮助老人,为贫困人群捐款等活动。“不以善小而不为”,十年的时间,“善小”的志愿精神已经深入每个员工的内心,以一个企业的力量,为社会进行着默默无闻的服务,积少成多,成为公司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
对于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来说,有机会对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是非常自豪的。在共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之下,志愿者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学校和社会都在倡导志愿精神,提供志愿机会,鼓励志愿行为。我们几个大学生也曾随学校的组织参加过志愿活动,无论是服务社区,还是环保宣传,或者是植树绿化,甚至经过严格的筛选成为亚沙志愿者的一员,这些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都
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历史责任的传递,更加真切的听到了社会需要我们的呼唤。这一次,我们从“善小”的角度再一次找到了志愿的共鸣,供电公司善待老人和孩子,坚持走到弱势人群的身边,给予城乡弱势群体和普通公民持久又贴心的帮助,让我们意识到,志愿活动其实十分细小和琐碎,只要一份爱心,贵在一种坚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方式的帮助别人,实现自己的价值。
同时,“善小”不只是一个企业的精神,也是我们共同的社会责任。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凝聚力量,帮助弱者,建设爱心家园。
8月3日,我们来到盛乡园批发市场。目前,经过****的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中,蔬菜食品残留农药的检测结果和控制标准,也是老百姓平时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我们几位对此特别感兴趣的大学生,将针对蔬菜食品农药残留量把关问题进行调研。
众所周知,淄博的居民购买蔬菜一般首选早市,菜市场,集市等街贸市场,因为,这种途径不仅便捷、菜价低,而且蔬菜流通量大,确保蔬菜新鲜,更符合人们长期养成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但是,最近几年,渐渐出现了一部分居民,开始怀疑街贸市场蔬菜的质量(最主要是农药含量问题)和**,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选得较为放心的蔬菜,他们更加相信超市里装进保鲜袋,**较高的蔬菜。可是,超市里的蔬菜品质是否真的比街贸市场的蔬菜品质高呢,街贸市场的蔬菜农药含量是否超标了,作为开放性市场又是如何监控的呢,这些都是很多老百姓所关心的问题。
据张店市蔬菜局、盛乡园批发市场有关领导介绍,蔬菜农药含量检测主要分为个体经营户自查和**抽查。个体户自查是指每个小贩进入批发市场
后都要做一次检测,这种检查是每天进行一次的;**的抽查是在每月中旬进行的。通报市场管理后,主要对不同**的摊贩进行抽查。当蔬菜流入批发市场后,检验合格后,由批发市场(非所有批发市场)对超市进行配送,个体商贩(大部分街贸市场的商贩)来批发市场购取蔬菜。当然,也不排除市场和超市直接从种植基地采购,但这些情况在淄博范围内相对有限。
因此,超市和街市蔬菜中的农药含量达到标准。
那么,如何检测农药含量呢?农药含量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一般是把蔬菜的可食用部分拿去检验。根据相关规定,有些蔬菜的果皮部分没有经过检测,所以我们吃没有果皮的蔬菜比较安全。
总之,蔬菜食品具有流通速度快、贴近城市等特点,再加上监测体系相对完善,相对安全放心。但是,作为中国食品流通的开放性市场,食品的安全管理仍然是比较困难的,这需要继续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国际上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经验,让老百姓在粮,油,肉,奶等各方面的食品更加踏实放心。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每一次走入社会的机会都十分难得,这一次能够与同籍大学生一起调研淄博,走进家乡的心脏,更是觉得的意义非凡,跃跃欲试。很快,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结束了,在这十几天里,我真切的感觉到了家乡对大学生的包容与关爱,潜移默化的受到了高尚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我还记得我们第一天见面时的好奇和害羞,以及我们第一次向企业领导询问时的轻微紧张。不知不觉中,我们了解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储蓄、电力、蔬菜、奶源等。在深入了解社会的同时,我们也深入了解各类企业
行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企业良知,在每一个公民衣食住行便利的背后,都有许多坚守岗位、默默工作的人。
在感受社会的同时,也积累了研究社会的经验,实现了入世的幸福。调研的精神是实践出真知的精神,为了了解真实情况,我们走入平时从未进过的玉米地,检查电塔设备有没有损坏。调查的过程就是讨论的过程。大学生与领导面对面交流,不回避尖锐问题。
调研的核心是团结协作,每一个课题进行调研,我们都努力合作,交流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和完善课题的调研结果。
这一次调研淄博的体验让我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新奇感觉,在这些天里,我认真的完成了全部调研,专注的撰写了实践报告,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不只是社会在吸引我,更是发展中的家乡在散发着巨大的魅力。如果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会来淄博考察了解我的家乡。
第二部分:农村教育暑期社会实践研究报告
xx年7月20日至7月24日,于贵州省黄平县重兴乡枫香寨作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其中前两天为调研,走访调查,对象是枫香寨的小学学生及家长;后三天是教学实践,地点是枫香小学,对象是枫香寨小学学生,教学范围有语文,数学,英语,**,美术,手工艺,书法,革家风俗,另外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辅助学生做暑假作业,课余做丰富多彩的体育和游戏活动。每天安排六节课,每节45分钟。上课时间为上午9点至中午12点,共三节课;下午两点到六点,三节,最后一节暑假作业指导。
20号、21号,家庭走访,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受教育和学习情况,及询问家庭成员对当地教育水平和概况的认识。我们主要准备了两份问卷,一份给家长,一份给学生。目标是目前的小学家庭,面积是枫香寨。此外,我们还赠送孩子们的学习用品,为家人拍照,并尽可能地将**发回。
经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1,每各家庭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大部分年收入不足3000元。许多父母外出工作,只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
收入**要么只是务农所得,要么再外加打工获得。在问及年收入时,许多家长模糊不清或不愿透露,似有隐瞒,导致调查结果不够真实,所以这也是这次调查的一个严重的缺陷。
2.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特别是家长,对当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了解,且可以说所有受调查的学生都不了解上学流程,即并不清楚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读大学这一过程。大多数学生不清楚自己的理想,也没有听说过名牌大学。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知道读书很有用处,并且都表示是自己愿意读书的,并非父母所逼。
三。学生和家长还没有形成自己科学、系统的意见。很多学生和家长满足于现状,缺乏追求更高、更美好生活的理想,即使有理想,也很模糊。
对于将来打算,孩子前途并不明确。对于怎么才能改变自身的困境也浑然不知道,只知道能读书就好,至于读书究竟怎么怎么好只知皮毛,不明大用。学生们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抱负。
对于如和改善和改善地方教育,以及**的意见和要求,没有意见和看法。
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所谓关注,大多停留在工作的表面,没有得到落实。教学与家庭教育没有结合。
有些人甚至对孩子的成就不问问题。有些人把教育托付给学校,却没有做好家庭教育。经过分析并结合当地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水平低、交通和信息闭塞。在这么一个文化水平低,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交通欠发达的地区,许多新科学文化知识,新时时代教育科学模式,日新月异的新消息并没有很好的有效的输入。
虽然说国家贯彻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到实处,但家庭贫困依然存在,特别是同时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上学读书的较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