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晖中学:赵枫、俞芳、徐飞云
指导老师:钱煜明
(绍兴市三等奖、上虞市一等奖)
一、调查目的
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实践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
人的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实践出真知”这是至理名言,所以我们中学生应当树立实践意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然而现今的许多中学生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不注重社会实践能力,出现了较普遍的“高分低能”现象,甚至成了考试的附属品。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初步反映当代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调查范围
春晖中学部分学生(包括上虞部分中学生和杭州、绍兴部分中学生)
三、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问卷110份,有效率91.7%。
访谈方式:课题组成员与学校学生工作负责人进行面对面交流。请学校校长助理、政教主任陈定昌老师谈了对我校中学生实践情况和实践能力的看法。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作了详细的记录。
观察方法:观察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并进行总结。
四、调查结果
一。中学生实践意识调查
据问卷调查显示:化学课、物理课上有94.3%的同学喜欢做实验,认为通过实验可以检验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认识和把握;有73.
7%的同学赞同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向实践求知,有18.1%的同学不赞同,认为有不务正业之嫌,会影响学习;另有8.2%的同学表示无所谓。
在“请同学谈对学校跳蚤市场这一活动的看法”中:同学们各抒所见,我们粗略地做了统计,认为能提高经商和运用经济知识能力的达81.8%;46岁。5%认为需要改进,提出各种改进方案
从统计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同意通过实验和实践获得知识。这说明中学实践意识较强,想走出狭隘的课本,走向宽广的社会,从单一的向书本学习转向社会学习,向实践求知;此外,近半数学生对学校跳蚤市场提出了各种改进方案,表明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搞调查,做实验,有不务正业之嫌,且认为实践能力锻炼与高考联系并不紧密,怕心会影响学习成绩。
2。中学生实践能力调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只有26%的学生做过社会调查,74%的学生从未做过社会调查。而且我们对做过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在“谈对社会调查的感受”中,10%的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认识了社会现象,有78%的学生认为社会调查太难了,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谈你怎样完成暑期社会实践小**”中,有56%的学生是家长、亲戚一手包办,提供资料,然后自己稍作修改,撰稿完成;有31%的学生是通过上网,查阅各种报刊杂志,“东拼西凑”完成:
只有13%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了第一手材料,整理后完成了写作。同时我们也对未做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作了原因调查,结果如下:有83%的学生是因为学习任务重,作业都完成不了,没有时间去进行实践活动;有17%的学生是因为家长反对。
这些数据令人担忧,说明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三。学校家庭对中学生实际问题的态度调查
为了了解学校对中学生实践活动的态度,我们采访了学校校长助理、政治部主任陈定昌。据陈老师介绍,学校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习者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我们还谈到了高考,陈老师认为高考是现在中学教学的一根指挥棒,它不同于一般的考试就在于体现了学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种能力,从高考趋向看,以后的高考很有可能会以生活、社会、文化等为题材,测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与创新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还了解了家庭对待中学生实践态度,我们得出以下一组数据:有73.6%的学生家长不赞成自己的孩子参加社会实践,认为花那么多时间搞调查、搞研究,会影响学习;其中更有17%的学生家长极力反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搞社会实践这是不务正业;只有12%的家长同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样可以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另有14.
4%的家长表示无所谓。
5、 调查结果的原因分析
从我们的小组调查来看,目前大多数中学生都有很好的实践意识,敢于实践和探索。但另一方面,中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很不足。针对中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本课题组经过总结和分析,认为其原因如下:
一。在社会上,人们对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漠不关心,不支持中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他们认为这不是生意。家长们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无视孩子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家长甚至反对孩子搞调查、搞研究,不为别的就怕影响了孩子的学科成绩。
2、学校虽然提倡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从亲身实践中获取真知,但迫于学校间学习成绩的竞争压力,大都留于形式或浅尝辄止没有切实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制约着中学生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我国传统教育理念把书本知识加上教师传授看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教师就是权威,书本的答案就是标准。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实践意识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使他们成为僵化的教育机器和考试的附属品。
4、学生学习任务沉重,无暇顾及学习以外的事。有的学生只喜欢当观众,不喜欢当主角,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
六、几点建议和意见
1、要改变对中学生实践问题的错误观念,正确地对待中学生实践问题:学生在学校里读书是学习,走向大自然,深入社会,亲身实践体会也是学习,甚至是更重要的学习。
2、学校要积极提倡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走出狭隘的课本,走宽广的社会,促使学生从单一的向书本学习转而向社会学习,向实践求知。更重要的是,学校应该组织有效的实践活动,而不是形式主义。
3、学校、家庭要切实给中学生“减负”,让中学生有时间参与社会实践,并给中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予以帮助。
4、“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中学生应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