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生命远离危害
——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六(3)班:卫柳燕
2017年9月30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
借助图片、视频、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形式: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题目。(爱惜生命远离危害)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
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播放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再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毒品危害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
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结合宣传短片,给学生讲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五、讨论,交流体会。
1 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后,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由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毒品犯罪时,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爱惜生命,远离危害。
最后,全班站立,齐读《青少年预防毒品十诫》:
1、不要因追求刺激而吸毒。
2、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3、不要因贪图享受而吸毒。
4、不要因解愁而吸毒。
5、不要听信吸毒者的话。诸如吸食某一类毒品或者用某一种吸食方法不会成瘾等谎言。
6、不要结交有吸毒行为、贩毒行为的人。碰见亲友吸毒,一要远离;二要劝阻。
7、不在吸毒场所停留1秒钟。
8、不接受与毒品有关人员传递的香烟。科学试验和受害者的经历者表明,三根海洛因的香烟就足以令人上瘾。
9、不要听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毒品决不能治病,只能添病。
10、发现吸毒,贩毒者,速向公安机关报告。
小学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第二篇
六年级四班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活动目的:
1、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而珍惜宝贵的生命。
二、教学准备:
学查找毒品相关历史资料(鸦片战争等)、毒品危害的资料以及禁毒法的相关资料。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师导读: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三)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四)吸毒者易染上哪些疾病:
1、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2、呼吸道疾病。3、各种传染性肝炎。
4、爱滋病与性病。5、感染性疾病。6、血管损害。
7、神经系统损害、性功能障碍。8、精神病症状。9、肾脏疾患、皮肤损害。
此外,吸毒还可以引起骨、关节、肌肉的炎症和疟疾、破伤风等。(五)染上毒品的主要原因
(1)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吃吸毒深渊。据云南开远市对451名海洛因吸毒者的调查,因好奇而吸毒的有154人,占34.1%。
(2)他人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
(3)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家更容易沾染毒品。
(六)常见的易染人群有以下几种:
1、从小有人格行为不良者人格不良者有如下表现:不遵守社会习俗,缺乏自尊心、抑郁体验,易受到外部环境的控制,经不起挫折,社会效益差,缺乏耐心和学习欲望;与家庭关系疏远,精神痛苦,无视规章制度,寻求感觉刺激;早年就有饮酒、吸烟习惯,逃学和撒谎,寻求独立和自由,对成绩和目标缺乏兴趣,对社会持批评态度,有越轨行为,与同伴的关系较父母更为密切。行为问题为伙伴强化。
2、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较易受骗上当,尤其是那些家庭教育不良、人生观腐朽、虚荣心强、爱讲排场、情绪不稳定、顽固易怒、逞强好胜等而又对吸毒的危害性缺乏认识的青少年更易为诱因所驱使而进入吸毒的行业。
(七)要真正实现“学生不吸毒,校园无毒品”,学校应该让学生树立哪“四个意识”,构筑哪“三道防线”?
一是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二是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吸毒极易成瘾,很难戒断”的意识。三是帮助学生树立“吸毒违法,贩毒犯罪”的意识。
四是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交流、讨论。(九)全班集体宣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签写倡议书
四、主任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